系統治理水生態環境 描繪水清岸綠畫卷
近年來,黔江區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畫卷正在鋪開,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也隨之不斷提升。今后,全區將持續系統的治理水生態環境,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黔江河水清河暢
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鞏固全區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成果,開展縣級及以上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和鄉鎮水源地基礎信息調查,開展水源地新增、調整、取締工作,推進太極水庫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啟動羅家堡、瓦窯堡水庫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劃、立、治”工作,同時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加強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巡查,清理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推進保護區內生活垃圾、污水處置。
深化工業水污染防治。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戰略環境評價重慶市“三線一單”》相關要求,加強對水環境優先保護區管控,嚴格按照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加強企業排污許可證分類管理。以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為重點,繼續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嚴處偷排、漏排或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水處理設施的行為。加快推進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完成正陽工業園區污水管網工程,加強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確保工業廢水得到有效處理。
加強城鎮生活污水防治。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和鄉鎮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加快推進城市再生水資源化利用工程。推進城鎮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或改造,新建污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管網應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運,完成老城區、馮家街道等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加強已建污水管網排查與監管,完善管網臺賬,持續推進管網巡查和維護,及時修復破損管網。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健全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機制和監管辦法,建立與處理水質、污染物削減量等服務內容掛鉤的污水處理服務費獎懲機制。推動形成城鎮污水污泥多元化處理處置技術體系,確保污水污泥得到無害化處理處置。
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組織劃定入河排污口禁止設置和限制設置區域,對已有排污口定期巡查,摸排排污口狀況,逐步推進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分類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與規范化建設,完善入河排污口信息并按照工業、生活、農業等不同類型排污口特征,實施“一口一策”,對有條件的排污口實施暗渠改明渠工程,設立明顯標志牌,安裝在線計量和監控設施,實現入河排污口“看得見、可測量、有監控”。
加強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在阿蓬江、黔江河等江河周邊一定范圍內逐步劃定生態緩沖帶,加強河道兩岸植被保護,依法嚴厲打擊侵占水域岸線等行為。多渠道加強生態用水保障,推進實施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實施小水電整治,確保嘉禾電站、雙泉電站、黎水電站等水電站生態流量泄放設施正常運行。協同推進“三水共治”,實施阿蓬江等重點流域水生態保護。(記者 徐朝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