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mkw2a"><span id="mkw2a"></span></option>
    <option id="mkw2a"></option>
    1. <div id="mkw2a"></div>

        <track id="mkw2a"><span id="mkw2a"></span></track>
        1. 無障礙 | 繁體版 | 智能機器人 網站支持IPv6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黔江動態

          建設新黔江 啟航新征程 ——2023年黔江區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日期:2023-02-02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



          2022年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2%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9%

          回顧 2022 九個“聚焦”說成績

          1    聚焦鄉村全面振興 “三農”工作提質增效

          鄉村振興穩步推進。統籌整合涉農資金8.3億元,實施項目267個?,F代農業提質增效。生產糧食23.1萬噸、蔬菜27.2萬噸。確立“穩豬興?!卑l展思路,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產繭7.4萬擔,產煙8萬擔,出欄生豬77萬頭、牛2.7萬頭,新增國家級農業品牌39個。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新建高標準農田4萬畝,土地“宜機化”改造1.2萬畝,撂荒耕地復耕復種1.4萬畝。守住防止返貧底線。全面推進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

          2    聚焦工業強城建設 產業格局聚力突破

          聚焦“五大產業”持續發力,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投資分別增長8.9%、18.7%。實施“鏈長制”,著力推動產業補鏈強鏈,卷煙及配套產業實現產值69.9億元、增長8.3%,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35.7億元、增長17.8%,消費品工業實現產值5.3億元、增長3.9%??萍假x能扎實推進。堅持“科技+產業”,推動產業技術攻關和創新成果轉化。高新區發展加快。

          3    聚焦文旅美城建設 消費場景融合拓展

          文旅融合持續深化。精心舉辦“促文旅復蘇助鄉村振興·組十萬游客游重慶黔江”等文旅活動,全區A級景區實現購票117.3萬人次、增長80.5%。消費市場企穩回升。提升區域商貿服務功能。出臺促進消費恢復發展政策措施,開展電商助農“云采摘”網絡直播,全區網絡零售額增長14%。

          4    聚焦集散興城建設 輻射能力鞏固提升

          教育質量持續提高。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普惠率分別達91.6%、95.3%,義務教育質量各項監測指標渝東南領先,2022年高考特殊類型資格線上線人數渝東南第一,職教中心對口高考上線人數連續6年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一。武陵山鄉村振興學院投用,建成校企合作實訓基地8家?!半p減”改革經驗獲教育部推廣。醫療基礎不斷夯實。民族醫院成功創建三乙醫院,中醫院通過二甲中醫院評審。

          5    聚焦開放活城建設 發展動力加速匯聚

          爭資引資量質并舉。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46億元、增長33.1%。新增債券資金18.7億元,創歷年之最。對外開放走深走實。與重慶高新區對口協同不斷深入,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指標交易收入1.99億元。

          6    聚焦城市品質提升 城市形象精致精美

          城市空間擴容提質。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新增城鎮建設用地8平方公里,居渝東南第一。城市更新統籌有序。推動城市緩堵保暢,新增停車位9907個。城市管理規范精細。開展城市消防問題專項整治,疏通生命通道74條。

          7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動能活力競相迸發

          重點改革加速推進。搭建項目在線服務監管平臺,創設“入庫、進程、上平臺、成閉環”管理機制,中心醫院正陽院區、應急醫院等項目推進速度大幅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減免稅費10.8億元,兌現產業扶持資金4.2億元。新增市場主體6389家,新培育“四上企業”66家。

          8    聚焦綠色低碳轉型 生態優勢厚植轉化

          防污治污縱深推進。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9天,連續三年保持27個國控區縣第一。生態修復擴面提質。低碳轉型步伐穩健。風電場項目加速推進。完成碳排放履約12.8萬噸,獲橫向生態補償資金1.25億元。

          9    聚焦守住風險底線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疫情防控科學高效。收治渝東南片區和南川患者1277人,圓滿完成支援上海、西藏等地抗疫任務。風險防范扎實有力。著力抓好國企保信用?!昂愦竺肌蹦甓缺=粯侨蝿枕樌瓿?。社會治理效能提升。治安警情、刑事警情、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率分別下降6.8%、6.4%、13.9%。73件信訪積案全部化解,到市進京非訪、集訪“零”發生。強化森林應急救援能力,成功應對夏秋季森林草原火險紅色預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全面完成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br/>

          展望 2023 八個“加快”劃重點

          目 標

          聚焦“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目標,圍繞區委“三個新突破”要求,立足“更快、更新”,賽成績、樹形象,高水平打造“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奮力推動黔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爭取實現更好結果,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以上。

          措 施 

          做到“五個必須”

          必須強化執行落實

          必須注重發展為要

          必須深化改革創新

          必須突出協同作戰

          必須堅持惠民有感

          重點抓好八個方面

          1    加快工業躍升在產業集聚上實現新突破

          加快產業集鏈成群。凸顯工業對經濟的硬核支撐,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5%以上、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3%以上。提升高新區平臺能級。強化高新區產業發展主戰場地位,增強高新區對空間、規劃、建設、招商、財稅等統籌能力。實施園區數字化改造,提高基礎性、生產性、生活性服務功能,高標準建成“智慧園區”。實現產值8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全口徑稅收2億元以上。

          2    加快服務業發展在提檔升級上邁出新步伐

          完善服務業體系。加快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等產業發展,補齊生產性服務業短板。建設消費中心。提升“山韻黔江”品牌影響力,申報重慶老字號2家。推動文旅提質。聚焦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目標,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化、數字化、市場化”轉型發展。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強化“1+5”物流體系,打造區域物流集散中心。

          3    加快農業提質在鄉村振興上干出新業績

          創新示范引領。強化標桿帶動,實施“5個鄉鎮、30個村(社區)”示范引領工程。發展主導產業。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實現糧食產量23.4萬噸,蔬菜產量27萬噸,出欄生豬82萬頭、肉(奶)牛4.5萬頭。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新建高標準農田2萬畝,土地“宜機化”改造1.2萬畝。建設和美鄉村。圍繞“1小時黔江,毗鄰鄉鎮快速互聯互通”目標,強力推進路網建設,完工投用黑溪至白石等12個“四改三”項目,新改建“四好農村路”150公里,安裝生命護欄50公里。嚴防返貧風險。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強化產業、就業幫扶舉措,確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萬人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以上。

          4    加快城市建設在品質提升上探索新路徑

          強化規劃引領。堅持“高水平、高標準”繪就城市發展藍圖,“大智慧、大手筆”編制城市發展規劃,強化規劃剛性約束。打造“活力新城”。將新城建設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功能重塑的重要載體,以武陵大道為軸,從南至北漸次推進功能性項目落地。更新“魅力老城”。統籌“留、改、拆、增”,發揮老城區“龍頭”引領作用。提升管理質效。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優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成智能交通控制中心,構建城市智管格局。

          5    加快改革創新在助推發展上集聚新動能

          創新體制機制。深化“兩榜一鏈”激勵機制,全面推行“賽馬”比拼,針對性治理“上熱中溫下冷”現象,構建全員參與、全員爭先競爭格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國資國企轉型發展,加強國企投融資監管,探索設立鄉村振興開發公司。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實施民營企業“培優扶強”行動,確保新增市場主體5000家以上,新培育“四上企業”60家以上。推進“智慧黔江”建設。以數字化變革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渝快辦”“渝快政”,推動政府管理向智能化、智慧化全面轉型,打造“數字政府”先行示范樣板。促進開放協同發展。鼓勵重點外貿企業開拓香港等境外市場,引進培育外貿進出口備案企業5家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加快科技創新賦能。突出產業技術核心支撐作用,圍繞主導產業、“鏈主企業”,建立技術引入推廣機制。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到1.2億元以上。

          6    加快綠色轉型在低碳發展上續寫新篇章

          深入實施生態保護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治理,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減排,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354天以上。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申報2023年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增強生態經濟市場活力。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做好迎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復核評估工作,創建市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7    加快民生改善在增進福祉上取得新成效

          深化“雙創”行動。發揮職業院校引領作用,建設環大學創業生態圈,推動“職業、就業、創業、產業”有效融通,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雙創”品牌。強化社會保障服務。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滾動實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一批重點民生實事。建成烈士陵園。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堅持“教育優先、質量領先”,開展學前教育示范行動、義務教育提質行動、高中教育破局行動、職業教育領先行動,各類教育主要考核指標、社會認可度全面領先渝東南。優化衛生健康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建設,建成市級重點(特色)??茖W科4個。推動文體事業繁榮發展。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提檔升級“五館一院”,開展流動文化進基層500場次以上、全民健身賽事活動75場次以上。

          8    加快社會治理在筑牢防線上彰顯新擔當

          抓好疫情防控。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加強醫療救治資源準備,完善分級診療方案,加快疫苗加強免疫接種和老年人接種,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癥”。防范化解風險。提高國企籌融資能力,加強國企運行監管,化解債務存量,遏制債務增量,守住政府性債務風險底線。筑牢安全穩定防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黔江樣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

          微博

          部門街鎮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善良的小峓在钱
        2. <option id="mkw2a"><span id="mkw2a"></span></option>
          <option id="mkw2a"></option>
          1. <div id="mkw2a"></div>

              <track id="mkw2a"><span id="mkw2a"></span></track>